华为最新发布的《智能世界+2035》报告

创建时间:2025-10-22 16:19

 

迈向智能世界 2035 新纪元

 


   
     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迁,都源于对未知的探索。从火种、农具到电灯,不断突破认知与技术的边界,正是这种深植于人类基因的探索精神,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。
    华为始终以探索为使命:三十多年前,我们将电话接入每个家庭,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;十多年前,我们把网络连通到每一个角落,共建全联接世界;而今,我们致力于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组织,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。
    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,正以前所未见的方式重塑未来。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,更是一场认知革命——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理解世界和推演未来的方式,令以往所有关于未来的设想都显得保守。
    AI大模型让算力资源释放“智能价值”,算力网络让AI能力渗透“千行万业”,产业智能体反向驱动大模型与算力的技术迭代,各种科技发展彼此交织,催生出规模空前的智能体生态。与此前工业革命的“单点突破”不同,AI时代呈现出“共生乘数效应”——AI技术、基础设施与场景应 用相互赋能、协同演进。
    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,必将重塑现有的开发范式,改变人机交互模式,并催生更多新应用。预计到2035年,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、智能存储需求增长500倍,强大算力将如水电般普惠可用,成为支撑社会智能转型的基础资源。通信网络完成从“百亿人联”到“万亿物联”的跨越,联接规模增长100倍,构建起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实时融合、虚实共生的智能世界。
    在个体层面,AI不再是工具,而是“认知合伙人”。它帮助科学家筛选文献、辅助创作者拓展创意、助力普通人跨越知识边界,使人能更专注于情感连接、价值判断与创新突破,实现人机共生、价值放大。
 

 

前言

 


    
    在组织层面,AI推动结构向“两极共生”演进:一极是“超级个体集群”,以灵活小团队形式打破边界、整合资源;另一极是“巨型企业平台”,依托AI原生运营实现高效协同与生态开放。混合型组织则成为中间纽带,促进人才与资源双向流动,推动产业智能从“单点应用”走向“全域渗透”。
    然而,智能世界也面临诸多挑战:数据隐私、算法公平、就业结构调整、技术伦理边界等,解决这些挑战需依靠社会协同治理而非仅靠技术。构建AI动态监管、可解释AI和全球AI伦理框架成为关键任务。我们必须始终以“技术为人”为原则,防止技术异化,让智能世界服务于人的尊严与价值。
    未来从不是“被动降临的终点”,而是“人类与机器共同塑造的工程”。2035年的智能世界,不是技术自发演进的结果,而是需要我们以“乐观为锚点、伦理为罗盘”,在创新与规范中寻找平衡,在想象与实践中稳步前行。
    AI技术快速迭代,数字世界加速发展,并拖着物理世界前进,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。在历史长河中,智慧被视为人类进步的引领之光,未来这束光将可能从机器中诞生。
    翻开本书,我们不仅是在“展望未来”,更是在“定义未来”——因为那个虚实交融、人机共生的新世界,正始于今天的每一次大胆想象,成于每一次脚踏实地的探索。
 

 
 
首页    AI    华为最新发布的《智能世界+2035》报告